暑假期间,黄河交通学院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多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志愿者前往各地,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
传承时代精神 展现青年担当——宣讲活动
6月30日,“星与心愿”理论普及宣讲团走进杨庄学校,为提高学生防溺水、防诈骗意识,开展了防溺水和防诈骗安全教育活动,并在学校周围发放征兵宣传页。
艺术设计系——艺海红色文化调研团同武陟县摄影家协会开展“以文吟诗,以摄会友,歌颂文化之韵,弘扬大美武陟”摄影文化考察活动。置身于武陟县这片充满历史沉淀的土地,调研团探索藏匿千年的文化传承。这里每个角落都散发着古老而浓郁的气息。走进历史,品味历史,用摄影传递文化的温度与力量。
交通工程学院通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全面地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凝聚民心。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以保障每名学生都能享有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走进张村镇,为张村镇初级中学的同学们带来生动有趣的防溺水教育课,向同学们讲解关于防溺水相关知识,并解答同学们的困惑。除了传播理论知识外,他们还向同学们传授基本的防溺水技能,以此来提高同学们遇险时的自救能力。课堂结束之际,黄交小马组送出为同学们准备的小礼物,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提升自我保护能力。黄交小马组在张村镇主动协助当地水库进行巡查,检查安全设施是否完善可用,并认真记录每日巡查工作报告。同时,面对张村镇初级中学暑期防溺水工作的大量文件时,黄交小马组的同学们积极协助学校防溺水教育档案整理,通过整理档案,进一步地了解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7月5日上午,智能工程学院“青春向党”宣讲团邀请附近中学生前来我校进行主题为“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理论普及宣讲。宣讲团成员们向这些中学生们讲解了党的二十大的相关知识,通过面对面、小范围、互动式宣讲,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解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贯通起来,将深刻性和生动性统一起来。
青春与祖国一起闪光,光荣与梦想共同创造。“青春里,心向党”宣讲团在短短的时间走进社区社会实践,完成了一场又一场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下一步,“青春向党”宣讲团将继续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紧扣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创新基层理论宣讲模式,提高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小切口反映大政策,以小故事讲好大发展,扎实有序推进理论宣讲工作走深走实、出新出彩。
志愿有我 青春有为——志愿服务
汽车工程学院“星与心愿”理论普及宣讲团和“助力美丽乡村”行动团的队员们一起,在嘉应观乡二铺营村慈善幸福院广泛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
6月27日,交通工程学院“始终跟党走”团队志愿者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达执勤路口,志愿者身穿红色马甲,在路口四个方向引导市民有序文明过马路。志愿者们对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非机动车逆行、闯红灯、越线停车、骑行斑马线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耐心劝导,提醒大家安全佩戴头盔,引导路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进一步维护了交通公共秩序。
6月28日-6月29日,引导团志愿者以“房前屋后大扫除”为主题,前往东马曲社区进行公益志愿服务打扫社区内公共卫生。对社区村庄内地面的垃圾进行清理,对墙面粘贴的小广告进行清理。来改善社区居住环境的美观。通过清理部分小广告中的虚假信息,来预防一些居民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打扫乡村公共设施,切实做到人居环境整治,给乡村带来整洁、卫生的人居环境。
6月30日,青年志愿者们带来了食物和水果,进入到东马曲村庄内,对老人等贫困人群进行帮助。青年志愿者感受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快乐和满足,学会了关心长辈、尊老敬老,培养了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念,树立了尊老敬老的榜样,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火燎原小分队响应学院号召,在周口市鹿邑县涡北镇朱庄小学开展了“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与“弘扬思政知识,赓续百年薪火”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该团队充分了解当地小学教育情况之后,在王滢利老师的指导下,前往朱庄小学进行了“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弘扬思政知识,赓续百年薪火”两个主题活动,小组成员(张琰妍,张蔚然,毕笑甜,朱晓宇,杨成琳)分工合作,以课堂宣讲为中心,结合趣味活动,拉近与同学的距离,寓教于乐,在快乐和睦的氛围中,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同学们人人都讲普通话。
7月6日,黄河交通学院行知载梦实践团走进焦作市武陟县大虹桥乡。他们骄阳似火斗酷暑、挥汗如雨战高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青春的足迹在中国大地上熠熠生辉,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并且受到了大象新闻和封面新闻的报道。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革命精神——重走红色印记
7月21日,黄河交通学院以“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为主题,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大思政实践活动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牵头,选择各二级学院师生代表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30余名师生组建“大别山分队”赴信阳市新县,在大别山这块红田中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实践课。分别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田铺大塆等地。
通过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路线,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理解了“坚定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和践行大别山精神,从红色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奋发有为、攻坚克难、永不言弃的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
机电工程学院重走红色印记小分队来到南阳市淅川县和桐柏县走访调研。在桐柏纪念馆的参观学习,在调研实践当中感受时代变迁,感悟时代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同学们立志要进一步地坚定理想信念,将桐柏革命精神,贯穿到学习工作中,全心全意地付出,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参观陶岔渠首枢纽工程,重走红色印记小分队成员深感责任重大,肩负着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的重任。在对九重镇邹庄村风貌的观察以及对村干部村民的采访中,了解到他们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被当地人的自豪感与幸福感所感染,更体会到南水北调沿渠两线的“人民力量”。
6月29日至7月5日,经济管理学院红船启航党史学习教育团进行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主要在许河村,赵庄村附近进行开展,团队主要围绕许河村,太行八英馆,西大井1919红色教育基地,焦作市红色文化馆进行参观,开展活动。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在切身体验新时代伟大变革中,更深刻地领悟到了“大国统筹、人民至上、创新求精、奉献担当”的南水北调精神。不断在实践中感受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用心感应时代脉搏,激发勇毅前行的动力。